银元,又称银币、 洋钱, 清代为“龙洋”、“大洋”, 民国“大头”居多, 为袁世凯、孙中山大头像。孙像开国纪念币又称“小头”,背帆船又称“船洋”。“民国开国纪念币有些省开始制造宣统元宝银元,宣统二年(1910)清颁布《币制则例》,将铸币权统一于中央,规定国币以圆(元)为单位,辅币有银、镍、铜币,规定银辅币有五角、二角五分和一角共三等。定名为“大清银币”,由湖北、南京两个造币厂铸造,预定于十月发行。造币总厂还根据《币制则例》规定,于宣统二年试制以圆为单位的大清银币一套。宣统三年(公元1911年)又重新制模,试制大清银币,主币的蟠龙图案版别很多,计有长须龙、短须龙、大尾龙、反龙、曲须龙及签字版等版别。由于辛亥革命爆发,清迅速覆亡,所铸银币没有来得及正式发行,仅以军饷形式少量流入市面。故终清一代,只有各省自铸的银元,而无成色、重量都符合标准的全国统一铸造的银币。
旧版人民币有收藏价值,但并不是所有的旧版人民币都有收藏价值,旧版人民币的升值空间大的是、二、三套人民币1。第二套人民币由于存世量的缘故,使其观赏、纪念、珍藏、投资价值与日俱增,收藏价值随之迅速升温,至此已升值了二千多倍1。
这期间,除10元券和5角券外,其他面额的票券设计方案均被批准并已陆续投入生产。10元券因正背面图案及水印内容没有确定,其方案经反复修改,直至1965年6月18日才被中央批准,故年号也改成了“1965”年;5角券因1959年周审批设计稿时提出“角券中是否用一个轻工业”的意见,也一直没有定稿,至1972年7月24日才上报设计稿样,7月26日批准。因此票面年份也改成了“1972年”。第三套人民币上的汉字行名仍沿用马文蔚的书体,但汉字面值改成了印刷宋体字。
在民国的袁大头银元里面,主要有三年,八年等版本,近些年随着收藏市场的不断崛起后,民间出现了很多人开始回收袁大头银元,那么一枚银元到底能值多少钱呢?其实在我们看来,袁大头银元的每一个版本价格都不一样,版本决定这收藏价值。
袁大头值钱吗,目前,市场常见的“袁大头有民国三年、八年和九年制造的;民国十年制造的“袁大头”存世量较为,为不少集币爱好者所看好,收藏价值非常可观。此枚袁大头虽经历了无穷岁月的洗礼,但是如今保存依然较为完好,包浆老道,其色泽光鲜自然,纹饰深浅适度,边缘线条粗细均匀,间距也疏密一致。人像、发丝、胡须、穗芒等细微之处清晰有度,生动自然,工艺。它是一枚具有很高收藏价值的银元,其未来价值的升值无可。
袁大头在收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,它是中国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广、影响大的银元品种,也是近代中国币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。
由于它是实物,介于人们对贵金属的认可,以及对历史文化强烈的认同感,因此收藏的人不在少数。“袁大头”的变现能力比较强,这也是藏家看好的因素之一,“钱”景一片看好。